第12期:《中国计量大学报》

读《论语》随笔


   期次:第12期   作者:甘静逸   查看:27   

 

列奥施特劳斯曾言:“生命太短暂了,以至于我们只能选择和那些伟大的书生活在一起”。很遗憾没能从小接受系统的国学教育,但庆幸长大后选择了这个专业。这部从小到大被当作语文课本中必选科目的《论语》,如今细细品来,确有不一般的滋味。

初识孔子——三千徒众立,七十二贤人

坦白地讲,孔子在我心中一直很有距离感。随便看一本书的介绍:“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开创儒家之风,仁学派创始人,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里面富丽堂皇的头衔与无与伦比的成就仿佛将孔子塑造成了一个冰冷冷的圣人雕像,像个只会传道而毫无感情的老古董。

可是几章学下来,孔子与其弟子之间的互动却常常逗得我忍俊不禁。

例如孔子说:“道不行,乘槎浮于海,从我者,其由欤?”“子路闻之喜”。孔子接下就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我仿佛看到了子路洋洋得意傲然竖起的小尾巴,也看到了孔子用苍老但有力的手掌猛拽子路的那根“小尾巴”,把他从飘飘然的天上,拽到坠坠然的地上。

还有那次哀公问孔子“弟子孰为好学”,孔子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其实说完那句“今也则无”后,孔子的意思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又加上的那句“未闻好学者也”则更像是一句低声自喃,兴许是这个问题恰好唤起了孔子对颜回的追忆,斯人已逝,无有来生,只得痛惜“如今没有了啊,没有了啊”。

孔子及其弟子鲜明的形象也是我觉得《论语》蛮有意思的地方。

恰如钱钟书先生所言:“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书里的一个个弟子,都是活生生的,一个一个样儿,各不相同。”

从不违如愚的颜回、擅长诡辩的宰予、鲁莽刚直的子路、自负的子贡,再到爽直率真的仲由。即使已被尘封在数千年的历史长卷中,如今细细品来依然如此鲜活。

再读《论语》——天地之道,近乎胸臆

如果说初识《论语》时,它像是一团明亮温润又不刺眼的暖光,那么再读《论语》,仿佛就在一步步靠近这团光源,习得愈深,光芒愈耀眼。

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那是对求学的谆谆教导;从“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那是对治国之道的远见卓识;从“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那是孔子对君子与小人的辩证思考;从“父母唯其疾之忧”,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那是对孝道的真知灼见;还有贫富之辨,为国之礼,谦让之度……

《论语》中任何一条箴言挑出来都掷地有声,而这其中最为精辟的,莫过于对君子之道的论述。这种论述叩打着我原本惶然不安的心灵,逼迫着我思考,何为君子,何以致道。

在我看来,君子有三个特质:

一、君子的气质

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到“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君子自有君子气象,不是过分的粗野,也不是过分的文弱,而是刚柔并济,谦然温润,朴实无华。

二、君子的修养

从“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在贫富上,君子“饭疏食饮水”,不耻于“恶衣恶食”;在为人上,君子“周而不比”,“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在处事上,“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在学业上,君子“举一隅而以三隅反”,“闻一以知十”……

三、君子的境界

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及“君子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中不难看出:君子处世,不为私利,而是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的,人活着是为了什么?碌碌无为、混沌一生是一种活法,平平淡淡、安于现状是一种活法,无恶不作、利欲熏心又是一种活法……而效法君子之道,无疑是一种更好的选择。一路向着那座仰之弥高望之弥坚的精神丰碑前行,大抵是幸福美满的一生吧。

在《论语》关于君子的所有论述中,我最爱这一条:“君子不器”。 简直一箭命中我对大学所抱有的所有困惑。很多世俗之物开始如梦魇一般如影随形地遮挡我的视线:就业、考研、出国、GRE、绩点、学分……可是这样目光短浅地聚焦在琐碎的事务中,视线里便也不会再出现远方了。最终难免沦为一器。可倘若真是如此,大学的意义又何在?

 孔夫子一语道破玄机:君子不器。大学实为培养不器之通才。君子不器,恰如朱子所诠释的那样: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我们当然应该在一个领域内做到优秀,可在这之前,或说是同时,我们必须要注意自己精神境界的提升与道德修养的习得,比如在研习专业书籍的同时涉猎哲学、历史学书籍,主动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以儒家礼法之道克己,心游万仞,志冲九霄,方能免于沦为器具的危险 ……

先秦的卿云歌中这样唱道:“卿云烂兮,乣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论语》便是那轮不灭的光华吧,渐渐靠近这团暖光的源点,惊觉那是一团已燃烧了数千年却依然熊熊的火焰,穿越历史,盛大的光辉照亮人心底的所有角落,驱散所有的阴霾与黯淡。它高悬在我们的头顶,指引我们前行,纵前路凄风苦雨,恶草纵生,吾不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