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期:《中国计量大学报》

应聘者,你怎么想


   期次:第295期   作者:本报记者:余碧翠 于颖 孙佳璇 朱叶丹 周禹   查看:289   

    招聘现场人头攒动,有的应聘者拿着早已准备好的有意向的企业名单,排队等候应聘,有的则到处走走看看。

    “我希望工作地点在西湖区”,一位应聘者说。除了企业名气、专业对口、工资和待遇,工作地也成了应聘者匹配自身意向的关注点之一。许多名气较大的企业提供了很多技术指向性强的工科类岗位,吸引了众多专业对口的应聘者。与此同时,像江南布衣服饰有限公司这样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积聚了一定人气的企业,在招聘海报上大打“情怀”牌,也吸引了不少应聘者。

    “招聘方会招更多有工作经验的人,这些人可以直接上岗,省去了培训新人的成本。”浙江理工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学院应届毕业生高某将应聘难的一个因素归于应届毕业生实践经验的缺乏。“企业眼光太高”,计量经管学院国贸专业的陈同学对应聘结果并不满意,他认为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能力要求过于严苛。

    招聘会现场企业众多,但仍然有学生觉得无工作可投。来自工大的鞠同学主修机械类专业,但众多公司需要的却是软件类人才。到底是社会岗位本身有限,还是此次招聘会提供的岗位领域较集中?和很多茫然的应聘者一样,鞠同学只能望“洋”兴叹。有几位应聘者认为他们了解的应聘信息太少,建议学校组织更多的招聘会、交流会,提供更多平台,同时也希望能有一些专业化的培训班帮助他们提高实践能力。

    “我们自然是希望找到一份既轻松薪资又高的工作。”计量应届生林同学说,而往往他们的能力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华润置地公司的招聘负责人表示,“就业难是个伪命题,能力不足,自然找不到工作。”这同时也是如今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

    “面试时感觉自己的意向还不是很清楚,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去做些什么。”一位温州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说。“对自己的意向没有很好的规划”,这是个让不少应聘者头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