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期:《中国计量大学报》

古诗词里游南京


   期次:第289期   作者:李项成   查看:117   

    南京,六朝古都,十朝都会,钟山风雨帝王城。

    千百年来,文人骚客驻足于此,留下脍炙人口的诗词佳句。初中高中,清晨早读,时常朗诵着有关南京的诗词。只是当时带着考试的压力,以背诵为第一要义。偶尔在某个瞬间,用贫乏的想象力,去理解诗中景点的瑰丽风光。

    七月初,正是机缘巧合,为了躲避杭城“灿鸿”台风,买了一张车票,踏上“虎踞龙蟠”的金陵城。

    第一站,总统府。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就是描写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后革命者的心情。诗中有云: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总统府确实有“虎踞龙蟠”之感,从总统府大门望去,门楼虽然不高,但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其内部的建筑既有典型的江南园林建筑,又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式建筑特色,可谓中西交融,典雅庄重。那一张停留在1949年4月23日的斑驳日历,静静地诉说着雨打风吹去的往日前朝。历史上,这里曾经也是太平天国的天王府,曾国藩的湘军攻占后,下令烧毁王府,因而“十年壮丽天王府,化作荒庄野鸽飞”。后来作为晚清两江总督府,才渐渐又成为东南的政治中心。在一座座民国风格的建筑中,我仿佛看到了民国时期那一段段悲欢往事。

    第二站,乌衣巷。唐朝刘禹锡的《乌衣巷》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实地考察,乌衣巷远非初中读此诗时所想的一条宽阔大道,车水马龙,王府禁地,而是一条幽静狭小的巷子,江南徽派建筑风格。巷口紧挨着秦淮河,巷子中只有稀少游人,唯有一棵棵古树似乎诉说着当年的荣华富贵。也许从南北朝后的一千年年来,王谢之家的王胄之气,早已随着滔滔不绝的秦淮河中浪淘尽,王谢后人也随着王朝的陨落而播迁他处,只有乌衣巷,躲过一场场浩劫,依旧无声地俯瞰着世人。

    第三站,灵谷寺。相传唐代诗人杜牧游览此寺后,写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名句。当时游览时,从南京钟山出发,七月骄阳似火,烈日当头,无处遮荫,唯独走进灵谷寺风景区,一下子感受到阵阵阴凉。抬头望去,松翠林茂,苍池松影,银杏栖霞,正可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呵,在这里,历史的皱纹化作苍翠的古树和斑斑的苔藓。然而南京城在千年之中,自然和人为的双重破坏下,杜牧笔下的“南朝四百八十寺”,纷纷倒塌或消失在战火之中,幸运的灵谷寺,因其著名和自身的坚强,历久弥新,那一草一木,一个阶梯,一个砖瓦,都赋予了历史的厚重和浓郁的人文气息。

    第四站,秦淮河。想必大家对于“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点也不陌生吧。乘着画舫,夜游秦淮,桨声灯影里,看着岸边的演出,聆听越剧的咿咿呀呀,那些穿着汉服的演员,那些灯光影印下的模糊古塔古庙,都融入一个美丽的夜晚中。此时此刻,突然想起金陵城中李煜的故事,公元975年秋,南唐后主李煜在秦淮河畔被俘,凄凉地写下“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秦淮河经历了太多朝代变更,每每兵荒马乱朝代更迭之时,战胜者拿起屠刀,杀戮之后,江水为之变红。而秦淮河的水就这么一直静静的流淌,穿过了历史的烟云,荡着台城烟柳的柔波软软地映在人们的心房。

    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南京,这里既有盛世的繁华也有没落的惨淡,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现代都市气息。

    南京,一座古诗词最为青睐的城市。我想,我来过,我还会再来。日游南京风景处,不辞长作南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