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期:《中国计量大学报》

你的样子


   期次:第380期      查看:59   

——写给《中国计量学院报》三十岁生日

 

□ 王  颖

2002年至2011年在校报编辑部工作,任编辑部主任,现于浙江省教育厅体卫艺处挂职。

    2002年9月,刚刚大学毕业一年,辞去前一份工作,无知又无畏的我,推开了中国计量学院学院路校区行政楼8楼办公室的门,从此与校报结下不解之缘。从一名普通的校报编辑到担任校报编辑部主任,全面负责校报编辑与对外宣传工作。直至2011年,因为工作需要,我暂时告别了为之奋斗和付出了十年的校报。

    这是逝去不可能再要回来的十年,还是不知所措却又恍如隔世的十年;这是挥洒着青春和汗水,为梦想努力插上翅膀,用尽全力一路奔跑的十年;这是使心智渐渐成熟,去伪辨真的十年。

    回忆翻箱倒柜,你的样子在我心里渐渐清晰!

    你是辛苦的。作为一名校报记者和编辑,我始终在路上。采访学校科研项目成果解决欧盟难题,在校内采访基础上,跟随课题组到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见证校企合作项目的达成,深入报道学校发挥学科优势服务质检行业和地方经济;采访发明家教授梁嘉麟,顶着大夏天七八月份的炎炎烈日一路追踪到他的家中,边交谈边搜集资料边作笔记,前前后后采访次数超过5次,采访梁教授身边的学生、同事超过10人,从不同角度呈现出一个真实立体的人物;采访玻璃男孩应忠彬,同样是在暑假,与学生处的老师和媒体记者一起驱车五六个小时,走过七拐八弯的乡村小路赶到他玉环的家中,那个身残志坚却阳光乐观的男孩身上有着满满的正能量……最后,这些人物和故事都通过我的笔,变成了一个个铅字,登上了校报的版面,也登上了《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科学报》《中国质量报》《浙江日报》等各大媒体的版面。采访、写稿、做专题、编稿排版,大到主题内容的策划,小到一个标题、一个词语、一处起承转合,为你,我在无数个白天黑夜,苦苦思索,绞尽脑汁。

    你是幸福的。墨香未散的你,会在第一时间被安放到每一位学校领导与中层干部的办公桌前,会安静地躺在学校收发室的每一个信箱,会分发到学生公寓楼的每一个寝室,会寄送到上级主管部门、新闻单位、兄弟院校和离退休教师、校友们的手中。如果我的文字能够成为一些读者生命中可以被称作“共振”的片羽吉光,如同读到一首熨帖的诗、看到一幅摄心的画,听到一首共鸣的歌。仅仅因为那个瞬间的“共振”,我会觉得我的努力与付出是快乐的,有价值的。

    你是厚重的。你是记事簿,也是丰碑石。学校整体搬迁、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申报硕士授权单位、30周年校庆、党代会……你无声地记录着学校改革发展的风雨历程,见证着她发展壮大的坚实足迹。学科建设成绩显著、科研成果创新突破、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源远流长的计量文化被赋予了崭新的内涵和意义……你从容地展现出一所大学应有的气度和思想,温暖地讲述着她的人和她的故事。

    你是轻盈的。你让阅读这个人类精神运动的姿势变得更加美好。薄薄的一张纸,承载着事实,传递着信息,表达着观点,凝结着真情,成为全校师生的一处精神家园。让一张纸变得有内容、有态度、有精神,变得生动而有趣,变得富有情感和生命,我们做到了。这些文字像精灵、像星辰、像珍珠,在深遂无边的时光隧道里闪烁、跳跃!

    你是茁壮的。改革创新是你发展壮大的动力和源泉。精品办报,让校报成为学校的一张文化金名片,确定了办报的思路与目标,我们一直在努力!从不定期出版到固定半月刊的出版周期,从黑白到彩色,从每期只印几百份扩张到每期7500份的发行量;半月谈、量院新闻眼、科研在线、教工风采、嘉量讲坛、校园BBS……一个个创新的栏目设立起来;2008年起,校报年度合订本诞生;2009年,校报电子版正式上线;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一等奖、浙江省高校校报好新闻一等奖、“钱报封面模仿秀”大赛冠军……一个个高含金量的奖项,让《中国计量学院报》在全省甚至全国的高校校报平台上争得一席之地,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和掌声。

    你是美好的。你将一群又一群朝气蓬勃、怀揣理想的“追梦人”凝聚在一起,组成了中国计量学院记者团的大家庭。你们是如此努力,你们没有一个是新闻专业的,却统统“不务正业”当起了校园新闻人。每次接受采编任务,你们都义无反顾,带着纸笔,扛着相机,风雨无阻穿梭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仅管你们没有专业功底,不懂采访技巧,有时你们稿子写得不怎么样,版面编得也有点吃力,但是你们从来不会say no。一天又一天,你们慢慢地成长与进步,终有一日你们将破茧成蝶。你们是如此优秀,我真为你们感到骄傲。你们中有校训“精思国计、细量民生”的创作者赵振刚;有成为法官的朱玛,有当上警察的许皓俊;有走进新闻媒体,成为名副其实的记者和编辑的邵瑞琳、王凯、温振赛;有在大学期间荣获80多项荣誉和证书,获封无数“达人”和“才女”称号的孙菊红;等等,等等。你们是如此有爱。当我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你们会将自家的水果带来办公室,还叮嘱我要好好休息;忙碌的时候,你们又义不容辞,抢着帮我分担工作任务;毕业聚餐,你们总笑着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你们一茬接一茬地离开了,但老师却还是当初青春的模样,是你们让回忆的底色都变得温暖起来。

    在文章的开头,我说,我暂时告别了校报,是暂时告别,因为我相信:相聚有时,后会亦有期!